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要闻 >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毕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民生监督守护民生福祉

日期:2022-08-08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老吴,乡党委政府决定向你家提供2000元临时救助,等资料完善很快就会兑现了......”近日,毕节市纳雍县左鸠戛乡纪委为该乡发仲村山脚组村民吴必顺带来了好消息。

不久前,左鸠戛乡纪委在督查走访中发现,建档立卡户吴必顺家存在返贫风险。左鸠戛乡纪委及时将该问题反馈该乡党委政府,经研判后,在各部门的共同协调努力下,老吴的妻子被纳入公益性岗位人员、为其二女儿联系了就业务工岗位、申请2000元临时救助政策……一个个惠民措施相继落实,老吴一家渡过难关,消除了返贫风险。

今年以来,毕节市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巩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好机制、好做法,健全完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民生监督机制,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严肃纠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守护民生福祉,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同时,毕节市纪委监委强化对市县乡村监督力量的统筹,紧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粮食生产安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等重点,全覆盖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检查,有力推动“四个不摘”等政策落地落实,上半年查处问题212个,党纪政务处分218人。

为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推动落实。毕节市纪委监委制发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民生监督工作考核提级挂牌督导办法,着力解决部分乡镇纪委监督发散、不聚焦,监督职能弱化、虚化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自上而下”监督体系。

百里杜鹃管理区纪检监察工委建立“基层吹哨、机关报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群众吹哨、干部报到”的“三吹哨三报到”长效机制,有效加强党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矛盾纠纷;黔西市纪委市监委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与困境老人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每年至少走访困境老人4次以上,走访留守儿童2次以上,让困境老人和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畅通问题反映渠道,激活“自下而上”群众监督。毕节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全市开展纪委书记便民服务行动,公开监督电话,全方位、多维度收集社情民意和问题线索,高效办理解决群众诉求,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信访举报情况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动态管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织金县纪委监委整合纪委书记便民服务卡和民生资金(项目)监察大数据平台等载体资源,打造微信小程序“织金群众点题监督直通车”快捷监督平台,涵盖乡镇街道、县直部门、国有企业、学校医院等十一个板块,将民生项目、民生政策、民生资金等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关注的民生事项,以及群众对平台操作指南、村级重大决策流程情况一“网”打尽。

“健全完善监督机制,守护民生福祉,是纪检监察机关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有效举措。”毕节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深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民生监督,让群众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毕节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