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 

贵州纪检监察杂志第39期|账不符实的村集体资金

日期:2024-12-02

来源:贵州纪检监察杂志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图片

图片


账不符实的村集体资金
文 | 马明
“我不该挪用集体资金,我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近日,毕节市金沙县禹谟镇龙泉社区居委会原委员罗某收到处分决定时万分羞愧。
此前,金沙县纪委监委组建“片区协作”监督检查组深入村居排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在禹谟镇龙泉社区查看村集体资金登记台账时发现账不符实。县纪委监委统筹力量快查快处,经审查,罗某因个人经营改石厂“入不敷出”,便将其负责收取的村集体资金 19816元全部挪用于填补经营资金缺口。最终,罗某受到严肃处理,相关违纪资金全部存回村财镇代管账户。
这是毕节市纪检监察机关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查处的案例之一。
“农村集体‘三资’涉及面广,开展专项整治,首要任务是摸清底数。”毕节市集中整治办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按照摸清底数、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蹲点调研工作方案,从相关单位抽调 20 多名业务骨干,在赫章县选取两个村开展“解剖麻雀式”蹲点调研,总结经验转化推广。
在此基础上,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探索丰富监督形式,织密监督网络对集体“三资”“过筛子”。大方县纪委监委采取片区协作等联动方式破解“熟人困局”监督难题,围绕侵占、挪用等问题梳理细化 4 类 17 项清单开展专项整治;威宁自治县纪委监委整合“室组地”力量,通过进村“督”、现场“核”、入户“访”等方式,深挖细查“三资”管理突出问题背后的“责风腐”问题。截至 10 月上旬,全市排查问题 1975 个,督促完成整改 1477 个,推动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88 问》《农村集体组织会计制度十问十答》等学习资料 7000 余册至各村,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针对监督排查发现的村集体财务收支管理混乱、公款私存等问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深挖问题线索,并主动对接财政、审计、农业农村等部门起底案件,累计挖掘、起底问题线索 312 件、案件 352 件,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室组地”联合办案等方式强化案件攻坚,以案件查办推动集中整治破题深化,截至 10 月底,党纪政务处分349 人,留置 5 人,追赃挽损 3564.81 余万元。
同时,紧盯治理短板深化标本兼治,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反馈责任部门抓好整改,并加强类案分析,深挖突出问题根源,找准制度薄弱点、权力风险点、监督空白点,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行业部门健全完善相应制度机制堵塞漏洞,从源头铲除问题滋生土壤,累计推动建立完善制度 19 个。
“农村集体‘三资’动态变化快,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关人员纪法意识淡薄也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毕节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拓展“大数据”监督、群众监督渠道,加大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教育培训力度,帮助提升财经知识、纪法知识,让农村集体“三资”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造福于民。(作者单位:毕节市纪委监委)